他14岁从军,是邓小平、张云逸、李明瑞等领导培养出来的杰出的红军将领。他15岁当军部特务连副连长,19岁任主力团团长,20岁任主力师师长,是红七军将领中的后起之秀。他历经土地革命战争、红军长征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洗礼,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,年仅41岁。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称赞他:“一生忠贞,矢志不渝,英勇善战,我军楷模。”他,就是开国上将李天佑。
这位善打硬仗的沙场英雄革命道路上有哪些传奇瞬间?他在生活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?近日,精神饱满的李天佑之子李亚明接受了红船编辑部的专访。儒雅的谈吐,68岁的李亚明给人一种谦恭的感觉,在人民空军服役了大半辈子的他,回忆起父亲为中国革命南征北战、呕心沥血的岁月时,不禁动情地向我们娓娓道来。1
红船专访
“父亲经历的湘江新圩阻击战,
让我印象深刻”
1914年1月8日,李天佑出生在广西临桂六塘镇一个贫农家庭。1928年,14岁的李天佑到桂系名将李明瑞部下当兵。1929年9月李明瑞起兵反蒋失败,在张云逸的引导下,李天佑于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2月,李天佑参加了著名的百色起义,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。
1934年1月,年仅20岁的李天佑升任红5师师长,同年4月,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的高虎脑战斗中,面对拥有飞机大炮配合、人数数倍于己的敌人,负伤的李天佑指挥部队坚守三天四夜,直到接到撤退命令。
长征途中,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,李天佑奉命率两个团在广西灌阳新圩阻击国民党军两个师另一个团,保证中央纵队左翼安全。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,李天佑率部苦战,直到中央纵队渡过湘江。当李天佑接到党中央和军委机关陆续渡江的电报后,才开始命令撤离阵地。清点人数时,李天佑双眼噙满泪水,参谋长以下团、营、连干部几乎非伤即亡。经此一役, 3000多人的部队打得只剩1000多人。
《红军长征史》特别提到,1934年,从11月28日起,红三军团5师师长李天佑、政委钟赤兵亲率14、15团和军委炮兵营领受“不惜一切代价,全力坚守三天至四天”的命令,在马渡桥至枫树脚一线阻击桂军两个师近万人,血战四天三夜,红5师损失过半,连师参谋长胡震也牺牲了。李天佑
“这场战斗责任重大,关乎中央红军以及中国革命生死存亡。”李亚明告诉红船编辑部,在父亲经历的这么多战役中,新圩阻击战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役。“1970年,父亲到广州疗养,碰到董必武副主席。在谈到湘江新圩阻击战时,董必武副主席说:‘天佑同志,是你们挽救了中央红星纵队啊!’。后来父亲回到家里跟我们说起这件事,他也是很自豪的。”
李天佑的一生百战沙场,但由于连年征战,身体虚弱,李天佑早早便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和肠胃病。1938年5月下旬,李天佑回到延安,不久又转到西安治病。1938年底,组织上决定派李天佑到苏联边治病边学习。1939年6月李天佑抵达莫斯科,住进了郊区库契诺的中国党校。他在国际红十字疗养所治病三个月,神经、肠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,10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班学习。
“由于父亲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,只读过两年私塾,文化底子薄,中文水平本来就不高,在学军事专业的同时还要恶补俄文,困难之大难以想象。”李亚明介绍,但李天佑学习非常刻苦,所有时间全扑在学习上。除听课外,还阅读大量书刊、资料,并联系自己的战争实践,写下了大量的学习笔记。
然而,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的爆发,让还在苏联的李天佑等将领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磨难。
李亚明介绍,战争爆发后,李天佑等人奉命回国。本想一起从蒙古回国到延安去,但是到了乌兰巴托后发现:日军已经把中蒙边界封锁得非常严密。
“我父亲他们便滞留在乌兰巴托,靠着打零工、养兔子自谋生路。父亲在那里被迫待了将近两年,后来实在呆不下去了,再加上当时也已经对中蒙边界的情况有所了解,所以决定冒死也要回国”。据悉,李天佑和战友李士英打听到由乌兰巴托向西,从蒙古西南部,绕过日军控制的蒙中边境,可以进入宁夏,再绕道去延安。但是这条路需越过茫茫的戈壁沙漠和无人地带,以及国统区,迂回曲折,行程长达4000里,异常危险。
“父亲他们在商量后,雇了一位蒙古向导带路,打扮成蒙古商人,备了几头骆驼,驮上皮货、食品和水,冒着危险闯进了茫茫无垠的沙漠。沙漠里白天天气酷热,晚上的沙漠又很冷。有时冷得睡不着觉,两人坐那里聊天,聊家人、聊革命、聊战友。这个时候,我觉得他们就更多得体现出一种坚定的信仰。两个人很孤单的时候,怎么坚持?这是对人意志的一种考验。”
好不容易走出了沙漠,又走了几千里地,可是到了黄河边还是过不去。因为国民党把黄河封锁了,不让去延安。最后没办法,他们只好把向导辞退了,把带着的一点毛皮卖掉,弄点盘缠,去西安找八路军办事处。
“父亲曾对母亲讲过这段故事:等两个人到了八路军办事处的时候,早就成乞丐了,拿着打狗棍沿路要饭到了那里。他们看到门口站岗的八路军战士,非常激动,终于找到了党、找到了部队,他们的那种心情不是我们现在能体会到的。他们之所以能坚持到底,走数千里地、走几个月,讨饭、要饭,找回部队,就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。”谈及父亲的这段经历,情到深处的李亚明红了眼眶。
1946年1月14日,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番号为东北联军。当时,正逢苏联红军从东北各大城市陆续撤走,东北局决定派部队进占哈尔滨,作为北满根据地中心,并任命李天佑为解放哈尔滨市总指挥。
在当时敌我双方混乱的情况下,加上土匪又很多,苏联红军对刚到的部队不熟悉又不了解,彼此之间经常发生小摩擦。
李亚明向红船编辑部介绍了这其中的一段小插曲:“刚进入哈尔滨的一天,父亲和林彪等人正在屋里商讨事情,突然闯进来几个苏联红军士兵,他们当时直接用枪对准了林彪等人,命令缴械。但这些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怎么能缴械呢?但在战争年代又加上语言不通,紧急关头任何情况都可能一触即发,我父亲这个时候挺身而出,挡在苏军士兵的枪口和林彪中间,用流利的俄语和苏军进行交涉,直到来了一位苏军军官才把事情解释清楚,化险为夷。”
当和红船编辑部谈到“父亲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人?”时,李亚明坦言,“和父亲相处的日子都是在我比较小的时候,所以说父亲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深。”李天佑去世时,李亚明只有16岁,在他的印象中,往往夜深要睡觉时,都还不见父亲回家的身影。
尽管如此,李亚明还是对他心中的父亲给出了一个具体的、形象的评价:“我后来通过采访,以及一些历史资料中,对父亲的生平也做了一些研究。他的一生有四个特点。”
李亚明认为,父亲从13岁参军,到15岁参加百色起义,再到1970年去世,几十年的革命生涯,塑造了他的性格特点:一是打仗不怕死,共受过7次伤;二是善于学习,最早红军时期在张云逸的教导队学习,以及苏区红军大学学习,抗战时期到苏联学习,建国以后又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,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,不断地进步;三是做人正派,对上不阿谀奉承,对同级干部不拉帮结派,对下级同志非常爱护;四是生活作风严谨。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说糙话,走路笔挺,坐姿端正。
“父亲在外人眼里是位勇将,可在我们心中,他是位慈父。”李亚明对红船编辑部讲起父亲与他生活的点滴。“父亲对我们很慈爱,很少批评人,更没打过我们。但他对我们的生活作风要求却也从不放松。他从小教育我们要艰苦朴素,要求我们吃饭不能浪费,盛饭吃多少盛多少,必须把碗里的饭吃光,掉在桌上的饭粒必须捡起来吃掉。”
在李亚明看来,父辈那一代人的清廉与正直与现在的一些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“有一次新疆军区的首长们送来了哈密瓜,我印象很深。哈密瓜就放在我们家走廊里,我父亲下班回来看到走廊上有哈密瓜,那时候新疆过来的哈密瓜是很值钱的。父亲得知是新疆军区送来的,要求警卫参谋把钱付给对方。”李亚明笑着说道:“现在一个哈密瓜算什么,送给你你也就拿着了,可我父亲坚决不白拿。”
“现在的一些人和那个年代的相比,思想信念是有很大差距的。”从部队退休后的李亚明如今是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的一员,他说:我们想通过歌声让更多的人记住老一辈是怎么走过来的。程序编辑:朱向锋
★推荐阅读★
↓↓↓